
许多老长宁的儿时“游乐场”!这里曾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庭院……
新闻动态
发布日期:2025-08-22 00:40 点击次数:76
梧桐掩映的愚园路深处,长宁区工人文化宫静立如一座时光的容器。这个始建于1955年的职工活动阵地,曾几经更名与改建,今年恰逢其成立70周年,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工人文化宫共同推出“长宫记忆”栏目,邀请长宁的退休职工们一同回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。今天来听听长宁区退休职工王佩英的讲述→
长宫记忆(二)
专访长宁区退休职工王佩英
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,长宁区工人文化宫的名字还是“工人俱乐部”,在这个古色古香的庭院里,一个名叫王佩英的小女孩曾是这里的常客。她的父母都是这里的职工,每天上班带着她,放学后,这片融合了亭台楼阁、绿树成荫的“公园”,成了她课后娱乐的游乐场。运动场馆、电影院、形形色色的活动……工人俱乐部的文艺气息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童年,而在长大后,她也进入工人俱乐部工作,加入到服务职工的队伍中。“所以我对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感情。”如今回顾往昔,这位在文化宫怀抱中长大的“宫二代”,言语间满是温暖与自豪。
在王佩英的记忆里,那时的俱乐部是开放、包容的庭院式格局,它承载着工人阶级的学校和乐园的功能。在长宁区总工会的领导下,这里不仅是工人放松娱乐的场所,更是职工提升自我的天地,文化教育、技能培训办得如火如荼,各种精彩的演出轮番上演,为职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和提高技能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
文化宫的繁荣发展,离不开一个强大的“引擎”——基层俱乐部工作协会(简称“俱协”)。王佩英说:“这个‘俱协’包含了长宁区所有成立了工会的企业,它像一个巨大的网络,将全区企业的工人力量凝聚起来,在开展的各种活动中,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干部的作用,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,共同努力推动区域文化繁荣发展。”
在俱协的组织下,工人俱乐部推出了许多广受职工欢迎的品牌活动,延续至今的“三八姐妹运动会”就是其中之一。“这个运动会刚开始推出来的时候,只有我们俱协的一些单位参与,到后来越办越好,最后覆盖了整个长宁区的单位!”王佩英回忆道,脸上浮现出自豪而欣慰的笑容,“这场专为女职工打造的运动会,以多样的形式,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,女同志们很高兴很开心,参与度很高。”如今,“三八姐妹运动会”仍旧是长宫每年都会举办的品牌活动,每年报名参加的队伍超过一百支。
在活动办得有声有色的同时,工人俱乐部的文艺土壤上也是百花齐放。舞蹈队、话剧队、合唱队、戏曲队……众多文艺团队在此“生根发芽”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交谊舞风靡一时,工人俱乐部敏锐地捕捉到这股热潮,“我们一下推出了三个跳舞的场馆,地下舞厅、体育馆,还有文艺组的专业舞蹈厅,吸引了大量的职工前来参加培训!”在谈到交谊舞时,她如数家珍地说道,那份热闹与蓬勃,仿佛仍在眼前。
王佩英的印象中,工人俱乐部的活力体现在它独特的功能上。“因为俱乐部是文化与体育并重的场馆,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每两年要搞一次艺术节博览会,每两年搞一次运动会!”王佩英表示,运动会与体育局联合举办,而艺术节则展现职工文艺成果,虽然工作繁忙,但是这份服务职工的成就感让她干劲十足。
从在庭院里嬉戏的孩童,到后来成为亲身参与组织策划、服务职工的一员,王佩英的成长轨迹与长宁区工人文化宫的发展深深交织。回顾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,王佩英一股朴素的自豪感油然而生:“在文化宫70年的发展历程中,我也曾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”
图片来源于区工人文化宫
撰稿:孔建宏
视频:孔建宏、李毓丹
编辑:毕扬静
责编:高 琴
*转载请注明来源于“上海长宁”
Powered by 皇冠正规welcome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